技艺精湛打印制造工艺,时代变幻不变工匠精神

日期:2016/1/5

0


编者按:2015年,来自设计研发中心的王辰以及来自商发制造的雷力明分别获得中航工业“敬业标兵”与“敬业好员工”的称号。
本文讲述的是雷力明的故事。他用创新助力打造飞天重器,将工业级3D打印技术消化、创新,运用到航空发动机行业;在国内几近空白的技术领域,他努力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助燃“中国制造”。


2011年,已在北京航空科研单位工作十年的雷力明加入商发材料工艺部。期间,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编制了国内首份商用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盘锻件首件批准包文件,填补了国内高品质航空锻件质量验收标准空白;组织编制了直径超过100mm的大规格航空优质钛合金棒材水浸超声标准,并在商发国内原材料供应商中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内大规格钛合金棒材水浸检测水平。

2014年,各项条件还很艰苦的商发制造面向研发中心招揽人才,而当时商发制造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厂房,雷力明深思熟虑后报了名。

经过层层选拔,他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被聘为加工制造中心副部长。那时的加工制造中心有5名应届毕业生和一位55岁的机械加工专家,作为中流砥柱的他身负重担。虽然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商发制造并不少见:建厂不到5年,人手不足、经验不够,没设备、没图纸,没厂房,甚至办公室都是租的,供应商考察、工艺规范编制、专业方向发展……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

然而雷力明一如其他“垦荒人”般,热情并未被困难浇灭。上任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材料新工艺领域—3D打印技术领域,因为该领域是未来制造业转型的必要技术,不仅能制造曾经无法制造的零部件,还能大幅度缩短制造周期。如燃油喷嘴组件用传统方式试制一轮至少要半年时间,毛坯件也要3个月,期间经历开模、铸造、焊接、电火光打孔等十多个工序;而使用3D打印技术,毛坯件只需48小时,省略大量工序,整个试制周期压缩为35天。

这划时代的技术让雷力明着了迷,他积极谋划协调外部资源,克服种种困难,确保3D打印成套设备成功入场安装并完成调试工作,激光送粉、激光铺粉、光固化等前沿技术边学边干,边考察边积累,在短时间内,进步显著。商发终于在201412月和20155月成功打印出金属和树脂零件,实现公司在3D打印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突破。

紧接着,部门开始承接设计研发中心涡轮部的高温合金冷效叶片金属3D打印及总装试车中心装配模拟件树脂3D打印任务,面对缺乏原材料技术标准和后处理条件、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雷力明倾力调研并编制原材料采购技术要求,协调后处理供应商资源,并引入外部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最终带领团队成功打印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多批次涡轮冷效叶片和20余件光固化装配模拟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仅仅“打”出来不代表技术过硬,“打”得精才配用在航空发动机这个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试制成功后,雷力明邀请各位专家对商发制造的3D打印进行评审,稳中求进。2015年他带着一名刚毕业的“小徒弟”申报上海市科委2015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撰写的“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研究”项目建议书获得专家一致认可,从上海市几十家研究3D打印的高校、研究所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获得该项资助的单位,同时这也是商发制造申报成功的第一项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

近日,该团队申报的上海市科委科普教育基地也已通过两轮专家评审,正式获得立项批复,这也代表商发制造具有了将3D打印用于大型科普教育展示件的能力。此外,他全程参与上海市科创中心项目和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商发制造也于今年获得上海市临港地区“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称号。

雷力明埋头技术,同时也关注部门、企业的发展。处在创业阶段的商发制造,目前还是只投入、无产出的状况。为突破这种境况,加工制造中心作为商发公司市场化开发的首个试点单位,肩负着突破公司零销售收入的使命。面对部门技术力量薄弱和3D打印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他没有等、靠、要,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安装到位的3D打印设备,在接到任务之始即亲自跑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洽谈业务,以真诚打动客户,在20154月份即承接到商发公司以外两个供应商的订单,实现了零销售收入的突破。截止同年10月底,已实现部门数百万元的经营收入。

关于创业者的故事,我们能说的太多,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开疆破土的一代躬耕的是方方面面,留给后来者的是成熟的积淀。年轻的加工制造中心又肩负起综合加工厂房建设规划方案的任务,目前该厂房也已经立项开工。为摆脱部门人手和成熟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雷力明想尽办法为部门引入紧缺的机械加工成熟人才和3D打印人才,部门人数从最初成立的7人壮大为21人,增材制造和机械加工团队已初具规模,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加工制造中心日益羽翼丰满的背后,是雷力明持之以恒的努力工作。部门成立以来,雷力明休息时间越来越少,无论是深夜还是白天,无论是周中还是周末,你都能在办公室看到他的身影。

由于家在北京,在上海只身奋斗的他时常会想念家人,但忙于工作的他分身乏术,对家人只能报以歉意。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情感寄托还是孩子。他还记得孩子在机场抱着他的小腿,喃喃爸爸什么时候再回来,美术课上画的是一家三口,家长会上老师说的是,什么时候能见见孩子的父亲……虽然雷力明无法见证孩子长高的每一寸,但孩子垚垚自豪地告诉全班,爸爸是个科学家,并与老师约定,如果爸爸能来学校,要在自然课上给大家讲一讲前沿的3D打印……

回忆起一幕幕,他默然无语,奋而前行。

既然选择了奉献,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在为发动机事业奋斗的路上,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他,没有迟疑过。哪里需要航空人才,他就愿意到哪里去,无论闵行还是临港,无论白天还是深夜。

世欲有所成,必有英雄沉斧,筚路蓝缕,协心戮力,心怀揽辔澄清之志,方得春华秋实。


©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 by JI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