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发之星:公司流程信息化开发团队-当流程遇上信息化

日期:2014/7/2

0


【编者按】

在进行5月总部素质引擎奖的提名时,我们征集了大家的建议,最终将这个月的提名主题确定为“最佳拍档”。所谓拍档,词典中这样解释:“舶来词,音译自英文partner,代表相互协作或合作的人。”解释很简单,背后却蕴藉着难得的契机、合作、包容、信任甚至小伙伴们相投的性情志趣,5年风雨兼程,商发的小伙伴们演绎了一个个在相互扶持中共同成长的精彩故事,而要从这些优秀的“拍档”中选出一个最佳,这着实杀死了评委们不少的脑细胞。

经过票选,最终赢得这一殊荣的是来自适航质量部和信息档案部的4名小伙伴——陈继悦、许轶、黎晓原以及李量子,他们从去年9月开始组成了“流程信息化开发团队”,在提名推荐人看来,这个跨越2个部门、成员业务背景迥异的团队在过去一年中密切沟通,无缝协同,打破了部门间的藩篱,配的上“最佳拍档”的评价。

而促成这一团队的,又是一次怎样的契机呢?

当流程遇上信息化

在最近激战正酣的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就是球星们之间“1+1>2”的神奇效果,正如皮尔洛之于意大利,斯内德遇上罗本、范佩西,球迷们习惯于将这些美妙的契合称为“化学反应”。而之于商发,当从2013年9月的那一次契机开始,当原本并不搭界的流程与信息化跨界相遇时,同样美妙的化学反应开始了。

从2010到2012,公司实现了流程体系的从无到有,流程有了,但在流程运行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许多效率不高的不增值环节,也许很多同事在过去都有过为了审签一份程序文件或是完成一项流程审批而需要拿着纸质版本跑上跑下找人签名的经历,这些不增值的环节显然需要优化。

面对问题,公司双管齐下,一是在适航质量部成立专门的流程改进小组,第二就是启动流程信息化工作。

流程信息化这项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致力于解决原有流程的运行效率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流程搬到线上,实现从“签个字跑断腿”到“轻点鼠标”、“云办公”的转变。

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流程体系建设与信息化两大块业务,流程信息化推进小组就此应运而生。

无缝协同的团队

2013年9月,公司正式启动流程信息化工作。适航质量部作为公司流程管理部门、信息档案部作为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共同参与这项工作,一共选派2个部门的陈继悦、许轶、黎晓原、李量子4位同事组成流程信息化推进小组。

根据分工,由适航质量部的陈继悦为主负责制订流程信息化管理机制、选择e化上线的流程并排序、组织制定流程信息化整体工作计划;由信息档案部的许轶、黎晓原、李量子负责协同信息化系统外部开发机构,共同推进流程上线的信息化开发工作。

工作在小组成立后第一时间展开,他们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建立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一份流程的信息化过程包含了需求文档的编制、信息系统开发及测试上线三个主要阶段,在三个阶段里,流程管理部门和信息化部门的职能相互交织。例如形成需求文档这一过程,既需要流程管理人员与流程所有人就流程本身进行梳理与优化,也需要信息化部门提前介入,就技术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意见,最终由三方就一项流程的信息化方案达成一致,这对参与各方的相互协作提出了要求。

这种职能相互交织的特点也的确为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挑战。万事开头难,整个团队在初期经历了一段磨合期,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面对的是全新的命题,都没有经验,而小伙伴们不分彼此、以干成事为出发点的做事态度让大家很快就融合成了一个高效协作的团体。在工作任务最重的阶段,为了节省跨部门的沟通成本,信息档案部的几位同事甚至直接将工位搬到了管理中心6楼,用他们的话说,这叫“闭关修炼”。

大家有了“闭关修炼”的决心,打破协同过程中部门间、业务间的壁垒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陈继悦觉得这段时间的工作也让他快成了半个信息化专家,在信息化功能的开发过程中,IT部门不仅仅做到了从技术上去实现,还反过来从信息平台运行效率优化的角度对流程本身提出了许多优化意见,这种良性的互补机制为他们迅速打开局面提供了保障。

悄然变化的工作方式

正如马云、刘强东们高喊的口号“电商改变生活”一样,信息化也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

在未计入PDM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内嵌流程的前提下,截止2014年5月,已有近30份程序文件共计57项流程实现在线流转运行。流程实现信息化后,改变最大的还是用户体验,这得益于E化后更高的流程执行效率和更短的流程执行周期。

悄然之间,大家会从各个细微处察觉到工作方式的悄然改变,从最直接的感性认知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审签过程转移到线上,部长们门口排队的人不见了,员工专门跑到职能部门办理事务的现象减少了,这一切从公司的角度看,流程信息化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大量不增值的活动减少了,人工成本被节省下来投入到更多增值的业务活动中去了。

在流程信息化过程中,对既有流程的梳理还进一步触发了13份程序文件的优化改进,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公司流程改进的一个重要触发渠道。这一过程也推动了质量管理部门自身对流程文件管理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期间《文件的控制程序》2次换版,细节优化达数十处,管理规定自身就在实践中实现了持续改进。

信息化部门还从信息平台运作效率和用户友好性的角度进行了二次挖潜,目前已有15项流程完成了1次以上在线功能完善,并从操作界面等细节上不断开展完善工作。

当我们每天点开内网主页时,都会感受到这些变化在渗透进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也正是信息化所带来的独特体验。

大数据畅想

在流程信息化推进小组眼中,将流程放到线上只是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在扑面而来的大数据浪潮中,实现线上的数据抓取与分析将是平台开发的第二个目标。

这显示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也同样充满了挑战的计划。

小组目前在逐步引导业务管理人员定制业务报表,希望以此来提高业务的管理效率。这一功能完成后,业务管理人员可利用报表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报表从海量的业务流水信息中抽取关键数据,从而快速获知业务动态。

在规划中,大数据分析有望在未来成为与重要的流程改进触发渠道,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流程所有人可以准确找出流程中的低效率环节并触发改进。与通过员工主动抱怨触发流程改进相比,通过数据分析触发改进在客观性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从强调用户参与的第一步到强调大数据抓取的第二步,2个部门的同事在这项工作中毫无保留的协同参与,使得从各自业务领域衍生出来的需求在信息平台新增功能上实现了无缝对接。

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团队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小伙伴们也坦言,在前期因为工作比较粗,工作中也还遗留了许多不规范的问题,为此他们根据前期工作的经验固化了流程信息化的工作流程。目前,同步展开的还有已上线流程的二次优化工作,前期的工作中还有不少例如流程图格式不规范这样的瑕疵需要持续通过对运行过程的持续监控去加以改进。

谈及这项工作所占用的精力,小伙伴也表示压力很大。陈继悦除此之外还承担着日常的流程改进与质量管理任务,信息化团队的几位同事在春节过后更是深感分身乏术,新版的内网平台搭建工作正在一刻不停地加速推进,在多任务撞车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团队内任务量的调配并与进度要求相应,也是对每个团队成员提出的全新考验。

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时,会发现世上并没有所谓十全十美的团队,正如质量管理的宗旨一样,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磨合、包容,并不断进行自我改进的团队才称得上伟大。

陈继悦说,共同奋斗的经历让大家成了私下很好的哥们,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在几天前,团队中沉稳帅气的许轶因为个人原因选择离开,奔向了新的前程,也让我们祝福他未来一切安好。

也许多年后,当这些在2013年末到2014年这段时间参与过内网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人们再次回忆起这段在商发奋斗的青春时,他们也许会为自己当时的稚嫩而微微一笑,但可能更多的还是为这段共同在奋斗中成长的经历而感到自豪吧。

 


©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 by JI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