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发之星: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王凤森、何艳丽、向宏键

日期:2015/6/23

0


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重担当。说到担当,本期素质引擎为大家介绍三位杰出同事,其中一位技术过硬、荣誉等身;另外两位则是商发新兵、从零学起。他们有的已是技术骨干,可凭一己之力撑起某试验件测试半壁江山,有的稚气未脱,在新工业4.0浪潮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同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攻坚克难,舍我其谁

行事低调,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显山不露水的工作着,这是同事对试验测试中心王凤森的第一印象。但是金子必然要发光,这位从事发动机测试专业十余年的航空老将,在入职商发的两年间已先后收获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员工、优秀员工标兵荣誉称号。王凤森以平凡的姿态、沉稳的作风,如一柄无锋重剑,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为项目进展、专业发展、团队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已成为试验测试中心的业务骨干。

初入商发,时值测试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为降低技术风险,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公司决策将测试工作外委,于是作为测试专业的技术负责人,王凤森参与了生平首次商务谈判。对于发动机测试这一尚未市场化的领域,商发寻求合作有很多不利因素:供应商资源有限,竞争不激烈,需求迫切等等。于是谈判进展缓慢,乙方处于强势地位。对此情况,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几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对策。王凤森虽然做过十年测试,但从来没搞过商务合作。为保护公司利益,争取谈判主动,他积极组织专业内部开展评估,努力协调设计部门优化需求,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极力周旋。最终配合谈判小组将总价控制在了公司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成功签订了合同,顺利推动了项目进展。

从设计研发中心试验部到商发制造试验测试中心,短短几个月内,王凤森所在的部门经历了人员快速扩充的阶段,一方面,迅速涌入的新鲜血液给部门带来了活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员工中80%以上是过去没有从业经验的新人,这对部门承担的项目研制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王凤森作为试验测试中心少有的具备航空发动机从业经验的同志,积极响应公司“结对帮学”政策,挑起团队建设的重担,成为了气动测试专业所有“新兵蛋子”的带教老师。从专业知识的讲解到实践经验的传授,从项目管理的探索到流程意识的树立;作为带教老师的他言传身教,帮助自己的徒弟们迅速成长,在最短的时间带出了一支能抗重担,能挑大梁,能打硬仗的队伍。

这几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几年,也是项目研制关键的几年,科研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甚至还有很多是来自计划外的。面对难度大、时间紧,实施繁琐的工作任务,需要有人充当领头雁,排头兵,而王凤森常常充当这种临难受命的角色。

在接到公司总部关于一个半月内完成某试验件测试方案设计的任务之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即便是在部门工作量不太饱满的情况下,要完成30个测试截面包含96个测试项目,共计719个测点的测试接口协调工作也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更何况此时部门几近满负荷运转,很难抽出人手接手这一任务。

然而,仅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王凤森和设计研发中心的同事紧密配合,共同攻坚克难,硬是把这项任务提前半个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加快了公司项目研制的进度。

从王凤森身上你总能感觉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正是这种敢于担当、甘于担当、乐于担当、勤于担当的品质时刻彰显着榜样的力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思学习无以有进步

何艳丽于20144月毕业进入公司,一直跟随辅导老师进行增材制造(3D打印)研保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刚踏足社会,接触具体工作的新手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还好凭借着自己的韧劲儿,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一点点学会项目建议书、设备论证报告、设备采购技术要求等文件的编制,慢慢融入了商发公司这个大家庭中。

3D打印是近两年刚刚进入公众视野的新词汇,而这项技术被认为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进入公司之前,她对于3D打印并不了解,仅有的知识来自于一些新闻或大家偶尔的谈论,如今进行3D打印的工作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参与3D打印设备采购标书和技术协议的编制让她对于这个技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然而当3D打印铺粉设备进入2005厂房,真正开始运转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没有工具,她查找工具书、上网搜资料,一点点编制辅助工具采购清单;没有工艺模型处理能力,一点点摸索、请教、学习、积累;没有技能人员,她和部门的同事去学习,然后操作设备。

据她自己介绍,在3月份进行打印工作的时候,设备时常会出现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和同事只能多方打电话请教,一点点记录、积累经验。3D打印一直以快和省材料为特点,但其实在真正成形之前有着很多的准备工作,一次的准备时间最起码是5个小时,为了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她和同事多次在晚上和周末的时候加班进行准备工作,将文件设置好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之后再离开。

谈起3D打印工作,她觉得一开始很难,“工艺模型处理是一个经验活儿,但是我们刚起步,要学的太多,快不了。设备上出现的任何一个新问题我们都无法自行解决,只能请教别人,再记住怎样解决。最难的其实是我们没有经验,而且没有具备经验的人进行指导,任何东西都只能自己摸索,而这需要很多的时间。”

最初的加工制造中心是一个7人组成的部门,这个部门除了部长和技术负责人王禄秀其余均是应届毕业生。对于一个新成立的部门,要补充很多的资料来搭建部门体系,而作为相对而言的“老员工”,她需要帮助部长进行很多部门文件的编制。何艳丽从入职以来就十分忙碌,3D打印设备采购、安装、运行工作,部门工作计划,技术体系搭建工作,课题申报工作,从不熟悉到了解并能上手做,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她一点点学习,不断积累着。她说:“我所接触的一切都是新的、不熟悉的或是我不擅长的,但这不是我没有做好的借口,第一次、第二次可以做不好,但我可以慢慢学习,只要有学习,那我就在一点点地进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她相信现在的付出在将来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让大家助益非浅。所以她在不断坚持、不断努力,不断成长着。

 

“打”出创新 “出未来

向宏键是20148月入职商发制造,同何艳丽一样,负责增材制造工作(3D打印方面工作),不同的是,他更偏向于一线的操作,他的技术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技术水平。由于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设备是增材制造项目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向宏键从一进公司就开始学习这项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而作为第一个实际操作3D设备的员工,并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经过设备厂家的短期培训,向宏键就光荣上岗了。尽管如此艰难,3D打印并不是向宏键唯一的任务。厂房条件建设如火如荼,从需求分析报告,到厂房内物料采购需求,再到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设备培训、安装、调试,无不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向宏键勇于接招,用态度和毅力告诉大家,没有什么能吓倒这个年轻人。

得益于何艳丽、向宏键这对搭档的努力,3D打印已初现成果,从每次外部客人参观来访,到申请战略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技改项目,3D打印都作为公司的一块招牌,让中航工业商发制造的名字越来越响。

公司发展需要尽快盈利,而目前来看,3D打印最有可能创造商发制造第一批产品。国家产业革新,公司响应号召,抢先进入“工业4.0”计划构建的“智慧化工厂”,3D打印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公司战略规划摒弃低附加值产品,着重打造高端制造业产品,3D打印更是我们获胜的法宝……美丽的梦想需要实践者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努力,而这两个年轻人正在为商发的梦想而学习、探索。追梦趁早,活在当下。

大发事业,长世之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漫漫前途上,商发人会扛起“担当”的大旗,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 by JI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