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敬业是什么?
“布谷啼血叫春色,啄木鸟入木三分把虫捉”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份执着,就是敬业。本期商发之星为大家介绍刘金、李泽两位优秀的同事,感受敬业的力量。
说曹操,刘金到

清晨起来,行政事务部刘金驾车在小区中徘徊,等待他的三两“乘客”一起上班。有人问他,长期坐他的车上下班,要给车费吗?刘金憨笑道“都是同事,能帮忙就帮一下,要什么钱呢?”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大,做起来却在点滴。尽自己的所能,为员工满足办公条件保障,这就是刘金为员工奉献的真实落点。
在航空发动机这一“高大上”的企业里,许多人为自己能参与中国第一台商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而骄傲,张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闭口k-w模型,在矩阵与数据中奋力拼杀。而在此时,同为理工男的刘金却默默在后方战线为员工服务。没有高大上的谈资,没有辉煌的科研成果,一人承担着几个人的工作量,微笑着为员工服务。“累一点没关系,心不累就行”刘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但这份工作使刘金收获了满足,为他人服务需要这种朴实,朴实的情愫使他为员工的需要而着急,朴实的情愫使他为员工的满意而快乐。
身为离他坐的最近的同事,我知道,刘金迷恋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员工心里的每一个“赞”。要我说对刘金最大的印象,那就是朴实,那种东北大汉招牌的朴实。一起吃饭要抢着买单;一起做事,不推诿不扯皮,能帮一点就帮一点。从最初的什么都管,到后来分工越来越明确,大家还没适应这种转变,往往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刘金,我电脑蓝屏了”“哦,现在修电脑归工程技术中心管啦。”“哎呀,你就来帮看一下吧。”“……好吧,等我一下”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纵使世人只会记住冲锋在线的战士,但运筹帷幄的大战略家从来不会忽视后勤保障的作用,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没有优秀的后勤调度,无论是打江山还是办企业都寸步难行。商发制造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后勤行政人员的无声耕耘。
从你迈进公司第一脚开始,公司行政后勤人员便开始为你服务,当你的更衣柜钥匙不好使,当会议室投影出现故障,再到你需要一支笔、一张纸,你都会想到一个人——刘金。他是公司的大管家,也是全体员工的小助手。王亚东部长曾说过“员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无论是谁的原因,我们都有责任”秉承这个原则,刘金把公司的大事小情都要放在心上。在6月12日的1001科研楼搬迁工作中,刘金全程负责,每一盆绿植,每一件张椅子从登记盘点,到打包、标号,搬家公司运输、物业保安接收、看管、拆箱、核对、报失查找、再盘点……行政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光鲜,但做好的又有几人,就是这外人觉得乏味枯燥的工作,刘金却很有成就感。“公司就是我的家,把家里的东西看管好,公司才能好好过日子”虽然入驻1001新家只有一个月,刘金却把家底摸得清清楚楚,就是兔子也不曾去过的地方,刘金也能对答如流。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生活中刘金是个大大咧咧东北汉子,工作中,刘金是商发制造心思细腻的“管家婆”。尽管1001已经顺利搬迁入驻,但各项办公条件还有待完善。报告厅的屏幕需要调试,消防系统还要交接,电信公司还要谈判增加线路……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你都能看到一个并不灵动的身影跑上跑下。因为无论是你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每个角落,那都是他不能退缩的战场。尽管工作是无法穷尽的,但我们从他奔波的身影中可以知道,他在尽力为我们共同的办公环境而努力。
在商发制造突飞猛进的道路上,有许多优秀的事迹,闪烁盈盈之光。在我们习惯了良好办公环境的时候,是否思考过,购进一张书桌需要查询多少技术规范,办理一张工卡需要拨打多少电话,招标一个物业要学习多少工程学知识……员工流畅办公的背后都凝聚着行政后勤工作的汗水,在你看不见的领域,有一根坚强的螺丝,专注自己那一班岗。
拳拳赤子,初心不变

“中国心,中国梦”,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商发人。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事业,一个梦想,这是很多商发员工发自内心的声音。李泽用他入职以来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名新晋航空人对待这份事业的坚守与取舍。
2013年,从乌克兰国立哈尔科夫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回国,李泽便加入了商发制造,成为试验测试中心的一员。由于航空领域工作辛苦,待遇较低,出成果周期长,且需耐得住寂寞,加之信息工程这个专业通用性较强,留学生班中很多同学在选择工作时都没有选择继续留在航空领域。李泽是班中唯一一个坚持自己最初选择留在航空领域工作的。“没什么,就是喜欢而已”,这是他给的理由。或许现在的留学生并不需要肩负当年回国报效的使命,但也许在李泽身上,那种情结依旧存在。
为保障未来发动机整机及核心机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试验测试中心全面推进测试能力建设工作。现阶段的重点是加强测试人员的现场实施能力。今年4月和6月,商发制造先后进行两次部分测试项目的预演,重点验证测试方案的可行性,积累测试实施的经验。测控专业除了一名顾问专家以外,只有李泽一人,身上承担的重担可想而知.。尽管编写程序并非他专业所长,但是他肯学习、肯吃苦、肯钻研,历时两个多月,李泽完成了稳态测试所需数据采集软件的自主编制。该软件在测试中获取原始数据4万余组,成功通过实战的考验。
部件测试工作的顺利完成,成绩喜人,但发生在成绩背后的故事却简单而感人。4月26日,一个普通的周末,测试团队早已在现场奋战多日,为保证节点,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每一个过程都容不得一点疏忽,当他回到宾馆休息的时候已近凌晨,这一天,是他25岁生日。
6月18日,第二次试车测试,李泽独自承担了稳态测试工作,从现场布线到软硬件联调,再到最终试车过程中状态监视及数据录取,他一个助理设计师挑起了整个大梁。试车结束,整个测试团队欢欣鼓舞,这一天,商发制造试验测试中心在发动机测试工作方面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也就是这一天,本是李泽与他相恋5年的女友商量好要去领结婚证的日子。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正如《在路上》这首歌中所唱,作为一名商发人,相信李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路上会越走越坚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我们的绿色引擎早日翱翔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