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慎细实”地对待自己的设计工作——记控制系统部苏刚

日期:2017/4/28

0


苏刚,于2012年8月加入控制系统部,目前主要负责机载线缆的设计,以及点火部件和发电机的技术协调。经过近5年的项目研制洗礼,他不断磨炼、成长,不仅完成了一张张电缆设计图纸,而且搭建了完整的电缆设计流程与相关知识体系,他也成为了商发电缆设计专业的奠基人和技术带头人。

苏刚有比较强的改进和优化的意识,不论在设计质量还是设计体系上,一直在追求卓越和完美。CJ-1000AX核心机一批机电缆在装机过程中出现了外观难看,长度过长等很多问题,同时在装配中出现了与外部门专业输入输出不清、数据传递不及时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苏刚没有消极怠工,而是将此视为一个很好的改进契机。他总结经验,对所有问题做了全面的优化改进。同时基于实际情况出发,对各种别人提供的经验有重点的取舍,详细分析了影响敷设精度的因素,提出了精确模型设计的想法。与同事一起共同建立了数百个套管类辅材模型,特别是第一次将分叉套等纳入到敷设模型中,创国内航空电缆研发之先河。

为提高电缆的装配性和安全性,他查阅资料,对标适航条款与国外机型经验,编制了EWIS隔离规范,并落实在CJ-1000AX核心机二批机与C1X-01的电缆设计工作中。除此之外,他能够积极探索新领域和新技术,比如积极寻找供应商开发新型高温铠装电缆、接线盒,可以大幅减重的外护套编织线以及国产135o尾附件等,而这些均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带动了航空发动机产品的技术进步和提高。创新需要用结果去证明,苏刚希望新的技术与新的工艺能够为长江系列发动机带来性能上质的提升。

在主攻项目研制的同时,苏刚仍能用心的将项目经验沉淀在设计体系中,形成公司的“know-how”知识资产。为贯彻公司“基于模型的设计”流程要求,他创立了“电缆原理设计——>三维敷设——>图纸生成”的全模型设计流程,并提出了模型敷设要求、发动机EWIS隔离规范等设计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辅材精确模型部件族。他和同事一起优化了Capital/UG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利用自动化工具保证了数据一致性。第一次实现了从“元件库→原理图→分束图→三维模型→二维图”的主要数据链的工具实现,实现了电缆在UG中的三维展开、投影,接线表自动生成等,减少了人工跨工具的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绘制精度和效率。根据统计,采用新流程,电缆设计的精度提高了20%,使一张中等规模图纸的绘制时间由2天缩短为0.8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这些成就也得到了西门子公司的赞赏。谈到电缆设计的终极目标时,苏刚同志有3点期望:一是电缆无需试装,一次装配成功;二是设计先进,结构形式对标国外先进发动机;三是设计流程高效有效率,且能够保证主要数据的一致性。

最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苏刚有几点想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用好时间管理,集中精力做有价值的事。平时工作中琐事会比较多,极容易分散精力,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可以将时间划片,固定一个时间段专门处理琐事,另外为需要长时间投入的技术工作划出专属时间片。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价值与个人能力。

二、型号工作是很严紧的,要有深刻的认识。一线的设计人员应该要“严慎细实”地对待自己的设计工作。设计结果终有一天会变成试验件装在发动机上,隐藏的低级错误总有一天会暴露,所有的不细心和不负责任都会让公司蒙受损失。因此,做型号研制不能有侥幸心理,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与毅力搞科研。

©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 by JI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