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航发团委组织东北地区厂所共青团干部、优秀创新青年代表等70余人齐聚沈阳,共同组建TRIZ理论推广应用青年专项行动联合突击队,按照“共担使命、共通经验、共享案例、共解难题”原则,充分发挥青年创新创效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加速TRIZ理论在青年中的推广应用。
自集团TRIZ理论推广应用启动会召开以来,中国航发青年主动学习、大胆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能力,集团团委组建青年突击队,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学用TRIZ理论,决胜“十四五”。
接过鲜红的突击队旗,队员们信心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大家以“青年思享汇”的形式踊跃分享TRIZ理论带来的思维蜕变和创新突破。
“在提炼项目问题和寻找答案时,我发现许多航空发动机设计问题的解决思路,都与TRIZ理论不谋而合。”深入学习TRIZ理论,青年代表李焦宇颇有心得。例如解耦设计就是用的TRIZ分离原理,只不过当时是凭经验直觉尝试,这种“不自觉的应用”恰恰说明,TRIZ理论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源于具体的工程实践。
“学习TRIZ理论后,发现这个过程用的就是TRIZ中资源利用+矛盾解决+系统优化的方法。”青年代表罗金鑫曾在处理新型复杂结构产品制造难题时,创造性提出了一套专属加工方案。回想当时的工作场景,他感慨地说:“原来以前那些土办法,背后早就有一套现成的思路和工具。”
“过去总觉得技术矛盾是创新的绊脚石,让我不能‘鱼与熊掌兼得’,但是TRIZ理论却把技术矛盾视为‘创新的路标’。”青年代表刘南在近期的研发工作中尝试用39个工程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找到解法,这种“不妥协也能两全”的解法,打破了他对矛盾的固有认知。
“TRIZ理论让我看到创新不是试错和妥协,而是转化对立,系统性的发明思维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青年代表吕佳泽在提高燃油电磁阀极端温度启动可靠性试验中,深入学习应用TRIZ理论。他表示,传统思路“试错法”存在很大局限性,而利用TRIZ理论锁定力和温度稳定性这对技术矛盾,通过构建“线圈-阀芯-燃油”物场模型等方法,最终完成了复杂的可靠性试验。